NEWS
新闻资讯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点击量:
说到新年期间最具“仪式感”的传统装饰物,春联必须是其中之一。2006年,楹联风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,春联就是楹联的一种。这不,在浙江海宁,巨细朋友们就在教师的带领下,挥毫泼墨写春联。
浙江海宁市青少年宫主任葛曙明:“一副小小的春联其实承载着很厚重的文明。楹联(风俗)是咱们我国的非遗,书法也是在2009年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更重要的是本年咱们的新春佳节,新年也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,所以我觉得送春联是一件很有含义的事情。”
新年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体现着我国人的家国情怀,也加强着文明的沟通互鉴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华文明既是历史的、也是今世的,既是民族的、也是世界的。”非遗,作为文明的珍宝,跨越国界,架起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。
新年期间,各地一系列五光十色的非遗活动,也让人们感受传统文明的共同魅力。山东泰安老县衙游园摇身一变,成为市民和游客探寻年味、感受传统文明魅力的抢手打卡地。泰山皮影、剪纸、大汶口花边伞、泰山糖画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纷纷亮相。在甘肃兰州的黄河岸边,秦腔折子戏、剪纸、泥塑等非遗扮演,为市民和游客送上年味浓浓的文明大餐。在四川遂宁大英县,1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6项风俗,近600人组成的花车部队上街游演。
“醒狮醒国魂,伐鼓振精力”。翻腾跳动、威风凛凛,大年初一,遂溪龙湾龙狮团正在扮演高桩醒狮。我国的舞狮文明分南狮、北狮两大类别,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。广东醒狮是我国狮舞中的南狮,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舞狮扮演是辞旧迎新、迎祥纳福的重要仪式,是最盛大的贺岁活动之一,威猛飒爽的醒狮扮演不仅增加节日喜庆热烈气氛,更成为中华文明的精力符号,鼓舞中华儿女不畏艰险、勇往直前。
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遂溪醒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祖杰:“新年舞狮是咱们传统文明中的珍宝。在湛江地区,每逢新年必定要有舞狮,关于我来说,舞狮不仅仅是一种扮演方式,更是一种责任和任务。”
李家的狮鼓声声已传承了四代之久。但是,虽然传承醒狮在李祖杰心中是他最重要的任务,但与父辈不同的是,李祖杰其实有着自己的主意,他整天揣摩的是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立异。
让醒狮在夜晚闪闪发光,这在十几年前无疑是个斗胆而别致的主意,为此,李祖杰专门学习了灯火技术,研制出了第一代灯火狮。
虽然大获成功,但是,李祖杰并不想就此停步,他继续悉心研究,利用电脑编程技术对灯火狮进行立异,创作出了第三代灯火狮,不仅完美保留了传统醒狮的神韵,还奇妙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。每套醒狮道具的灯火,可以随着音乐和醒狮动作变化。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SERVICE TIME:08:30-18:30